如何鉴别甲状腺结节的性质
如何鉴别甲状腺结节的性质?甲状腺结节虽是常见病,但病因却并不相同。临床上有多种甲状腺疾病,如甲状腺退行性变、甲亢、炎症、自身免疫以及新生物等都可以表现为结节。甲状腺结节可以单发,也可以多发,多发结节比单发结节的发病率高,但是并不能说多发肿块就不是肿瘤。甲状腺结节在中年女性中较多见,虽然大多数患者的结节为良性的,但恶性结节的比例近年来显著增高。中青年男性单发的甲状腺结节更需引起我们的重视。
一旦发现甲状腺结节,患者需要在正规医院重新复查一次彩超。甲状腺专业彩超可以比较准确地描述甲状腺结节的大小、数量、性质、形态、边界、钙化以及血流信号等,同时还可以加做双侧颈部淋巴结B超,以明确颈部是否存在转移淋巴结。如果肿块如果B超显示结节是实质性包块,特别是伴有点状微钙化、边界不规则、其内血流丰富、周围组织浸润或伴有淋巴结转移,应该注意甲状腺癌的可能。如果结节包膜完整,质地均匀、边界清晰、无钙化灶及组织浸润,那么甲状腺良性肿块的可能性较大。
如果怀疑为甲状腺癌,需要评估肿块与周围气管、食管的关系,可以进行颈部CT检查。但如果结节较小一般CT的诊断价值不大。
患者还需要进行甲状腺功能的测定,如果TSH降低而T3和T4升高,说明存在甲亢;如果甲状腺抗体明显增高,则可能患上了桥本氏甲状腺炎。目前已经明确桥本氏甲状腺炎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显著相关。
细针穿刺也是明确甲状腺结节的好方法。在B超导引下将细针穿到肿块内,吸取肿块内的细胞。然后病理科医生就可以通过这些少量的细胞,来明确肿块的性质。
人体需要碘来制造甲状腺素,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。碘主要从食物中获得,但在碘缺乏地区,由于水和土壤中的碘含量非常少,所以在此环境中收获的粮食和生长的动、植物中碘含量也极少。人们经常食用这些食物就会导致碘缺乏,这些缺碘地区主要位于山区。碘缺乏会导致“大脖子病”、甲状腺功能减低、甚至智力障碍等。为此我国政府采取国际通用的做法——在食盐中加碘。
正常人每天摄入的碘量不足50微克时,就可能患碘缺乏病,需要增加碘的供应。如果每天能从外界能获得100~150微克以上的碘就已经足够满足身体需要了。但同样摄入碘太多也会不利于健康。其实我们海鲜中的含碘量大多在10微克/100克以下:海虾为8.4微克;小黄鱼9.5微克,鲳鱼8.9微克,带鱼8.7微克,梭子蟹8.4微克,板鱼4.7微克。干海带和紫菜中的碘含量特别高,分别为17500及245(单位均为微克/100克)。处于青春期生理性甲状腺肥大的患者可以多食海藻、海带等海产品,以满足身体的需要。但如果是甲亢患者不及时就诊,而是自己吃些富含碘的食物,则可能会贻误病情,导致甲状腺危象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。虽然缺碘会引起甲状腺结节或甲状腺肿,但长期过多服用碘也会引起甲状腺结节,甚至导致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几率上升。沿海居民尤其是经常吃海带、紫菜等富含碘的海产品的人,可以减少碘盐的摄入。
家族中或本人有甲亢病史、桥本氏甲状腺炎或甲状腺癌患者还是以低碘饮食为好。超市售卖的碘盐,一般含碘量为20毫克~50毫克/1000克,也就是说,如果每日盐摄入超过10克,碘的摄入量已经达到200~500微克。所以甲亢、桥本氏甲状腺炎或甲状腺癌患者如经常食用海产品,则改为无碘盐为好。
另外,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可能导致甲状腺肿大的食物和药物,比如萝卜、香菜、卷心菜、大头菜、大豆,以及腌制萝卜或白菜等。磺胺类药物、得保松、秋水仙素、碳酸锂等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。当然也不要谈甲状腺结节及碘盐色变,其实只要食用得当,碘对我们身体并无大碍。有疑问,欢迎拨打成都中科甲状腺医院24小时免得咨询热线:028-65662350。